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要求加强对商会组织的引导、服务和教育,团结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确保商会发展的正确方向。这不仅体现了中央对商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重视和关怀,也反映了中央抓好经济发展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为了大力培育开放主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为新时期商会转型提供了动力依据;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健全走出去服务保障体系,发挥中介机构作用;要健全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加强中央、地方、行业协会商会、企业四体联动的综合应对机制,指导企业做好贸易摩擦预警、咨询、对话、磋商、诉讼等工作,依法开展贸易救济调查,维护国内产业企业合法权益。以上纲领性文件的出台,为商协会在新时期的发展建设中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一、通过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统战工作向商会覆盖的时代课题。

统战工作是团结人、争取人的工作,解决的就是人心和力量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是贯穿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始终的生命线,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始终坚持生命线地位不动摇。确立生命线地位,是商会组织履行职能使命的现实需要。商会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最集中的地方,通过引导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团结、引导和教育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实现统战工作向商会覆盖的时代课题,是商会的分内职责、应有之义。商会回答好这一时代课题,履行好宣传政策、提供服务、反映诉求、维护权益、加强自律职责,离不开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确立生命线地位,适应了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内心需求。会员加入到商会,希望商会能够帮助解除思想上的困惑和企业中的困难。首先解开思想上的“疙瘩”,拉直心灵上的“问号”,靠的就是贴近实际、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当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企业转型升级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阶段,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家需求最急迫的,就是解除他们思想上的迷茫和困惑,其次才是发展中的困难。信心比技术更重要。许多企业家渴望得到更多的思想引导和“心灵鸡汤”,以使自己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坚信党和政府的政策,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做到守法诚信经营,跨越新常态,实现新发展。确立生命线地位,核心是抓好“四信”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生命线地位是个实践课题,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前,就是要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围绕“深化”二字,将推进四信为主要内容的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一种责任和自觉行动坚持不懈抓下去,找准切入点,做到常抓常新;要善于运用成功经验,找到结合点,不断创新和完善方式方法。

二、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商会在统战工作中的特殊作用。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所有制形式、社会阶层、社会思想观念更加多样,统战工作社会化进展加速发展。与此同时,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团体呈现井喷发展态势,商会也得到极大发展,在统战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条例》作为统一战线工作的总规范,专项明确了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基本要求、方针政策、主要任务、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等,体现中央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的高度重视和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的充分肯定。商会作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非公有制企业组成的社团组织,数量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团结凝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重要平台,成为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阵地。从商会的属性来看,商会是工商联的组织基础和工作依托,同样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有机统一基本特征。这一基本特征内在决定了商会在统战工作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商会组织具有自主发起、自主办会、自我管理的特点,会员通过行业产业链条,或通过特定地域(区域)的形式“找到组织”,成为商会的一员,认同感、归属感强。通过商会开展统战工作,可以充分发挥商会的组织优势,深化感情基础,增强工作实效。正是由于商会在统战工作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中办、国办新近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中,特别明确“个别承担特殊职能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经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另行制定改革办法”,这本身就是对商会在统战工作大格局中重要地位的认可,也是对商会更好地履行职能使命、发挥特殊作用提出的更高要求。

三、中国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

当前,商会作为介于政府与企业间的经济类社会组织,其地位和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迎来了历史性挑战和重要发展机遇。中国商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也已初步具备了传统基础、组织基础和能力基础。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以及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限制的进一步放开,各级商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的成功召开,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带来了强大源动力,商会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方力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深化务实合作、桥梁纽带作用,海内外华人商会、行业商会正积极活跃起来,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搭建平台。

当然,“走出去”的企业也会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但作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会要代表国家为其提供强大的后援支撑。企业要选择与我国具有稳定政治、经济关系的国家作为投资首选地,借助国家力量保护自己。商会还要在软环境上提供便利,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经环境。

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企业对外投资还将爆发式增长,由此将进一步提高中国经济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一带一路”为中国商会的整体发展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那么作为商会,应该如何更好的把握这样的发展时机呢?

首先,强化商会的战略布局,落实各项机制建设

一方面,建立以工商联、贸易促进会和各类代表性行业协会的商会联盟,以及包括涉外、商务、经贸等政府相关部门的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专项扶持基金,为商会提供财政支持;支持有条件的行业组织在投资国建立机构,构建常态化的民间交流合作载体和机制。另方面,推动商会协会与海外华人、华商组织之间的合作,注重发挥海外华侨华人及其社团的独特优势,建立海外联系桥头堡。

其次,塑造商会的独特文化

商会作为企业实体经济的联合体,在建设和发展的初始阶段,它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使命。鼓励“走出去”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的文化公益事业,并形成商会的区域文化品牌,从而彰显中国商业文明的独特魅力。

再次,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企业人才的国际化素质

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重视商会公共外交和民间外交人才培养,强化人才支撑。提高企业国际化素质。一方面建立海外在中国留学生信息库;另一方面建立多元化海外用人机制。此外,加强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提升民营企业家的国际化素质。

总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沿线国家政府引导,也需要民间商会等机构参与,商会也已逐渐成为政府功能的补充,成为企业扎根发展、抱团取暖的重要支撑,商会还应该动员更多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形成政府推动、民间促进、企业参与的良性互动格局。“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商会,对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鼓励企业“走出去”。企业也只有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的抓住商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最终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作者系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副会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