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精准扶贫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支持就业创业……”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精准扶贫成为“2016年重点工作”的部分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在习近平的公开讲话与文章中出现30余次。(3月10日 人民网)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扶贫开发是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是最艰巨的任务,“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迫切期待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政策“组合拳”取得看得见的成效。

  脱贫攻坚要以国家政策为“准”。打赢脱贫攻坚战,政府职能部门是主力军,党员干部是带头人。广大党员干部要正确把握国家政策,积极宣传,最大限度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在扶贫工作中将“六个精准、四个施策、五种渠道、十项工程”落到实处,确保各项政策好处惠及扶贫对象,将幸福带到群众身边。

  脱贫攻坚要以群众心声为“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员干部应该将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贫困农民的利益摆在首位,主动走出去,将群众意见接进来,面对面听取群众心声,正确对待群众反映的问题,反躬自问,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药到病除。

  脱贫攻坚要以求真务实为“准”。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扶贫常提,“帽子”难摘,主要原因在于扶贫精准性不够,扶贫工作开展不到位。党员干部应时刻警醒摒弃“形式主义”,不搞“面子工程”,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苦干”“实干”“巧干”将工作落到实处。

  脱贫攻坚要以发展经济为“准”。经济发展是硬道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项目哪来投资,没有投资哪来资金搞建设。广大干部要切合本地实际跑资金、促投资、抓生产、搞建设,科学规划本地经济发展方向,带领广大群众最终实现脱贫致富。

  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群众眼光看问题,求真务实搞发展,把握“准心”打赢脱贫攻坚战。(王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