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月,南部县从县级部门、医院、学校和企业选派100名干部到该县100个重点贫困村任“第一书记”。随后,该县又选派98名干部到98个一般贫困村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第一书记” 上任后都开展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11月17日,记者来到该县部分贫困村进行探访。
夯实基础 修通336公里村道水泥路
当天,记者在该县谢河镇六家井村看到,该村“第一书记”胡光林正在新打的水井旁了解水质情况。
“主井深15米,备用井深38米,现在已经基本达到了要求深度。我们将尽快完成井内的加固等工作。”现场一名施工人员告诉记者,这口井的水质好,水量也很充足,春节前,附近村民就能吃上放心水了。
“今后再也不用担心吃水难了。”该村村委会主任张怀丁告诉记者,该村新打的两口水井投入使用后,全村人畜用水难问题将成为历史。
“到六家井村任职后,我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工作重点放在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上。”胡光林说,去年11月,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用了5天时间,集中清理了房前屋后和田边地角的垃圾杂草,整治了村容村貌;今年,他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先后修通了近5公里村道水泥路,维修、加固水库1个,修建堰塘3口,新修水渠1.8公里等。
随后,记者来到大堰乡封坎庙村,施工人员正在修建村道。“这条村道全长2.1公里,是通往乡上的一条主路,预计年底前建成通车。”该村“第一书记”李翼宏介绍,近期,该村还将修建1.5公里通组路、5公里入户路、1公里环湖公路和3口堰塘。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县198个贫困村新修村道水泥路336公里,入户路820公里,整治维修小型水利设施318处,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发展产业 培育种养专业户180户
“大家把树苗领回去后,一定要抢抓有利时机,及时栽种。”当记者来到碑院镇林坝村时,该村“第一书记”张浩正在给村民发放脆香甜柚、琯溪蜜柚等树苗(如图)。
记者在张浩的带领下,来到村民张定科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他家院子里的一片小果园。树上,金灿灿的柑橘高挂枝头;树下,成群结队的鸡仔正在觅食。张浩十分关心地问道:“老张,你现在养了那么多鸡,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没啥困难,谢谢张书记。”看到张浩到来,张定科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迎了上来。据介绍,今年3月,张浩送给他160只鸡苗,经过精心饲养,已于上个月卖出,收入8000多元。随后,张定科又购买了500多只鸡苗,饲养到年底全部卖完,可以收入近3万元。
“胡江南家养了12头牛,谢元文家养了4头母猪和300多只鸭……”谈到该村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事例,张浩如数家珍。
“村里的大部分土地都集中在山上,我们只能‘靠吃山’,做好‘山’文章。”张浩说:“接下来,我们将在山上土质较好的地方种植150亩果树,并引导村民搞家庭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小庭院。”张浩说。
“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发展‘四小’工程既符合农村实际,又能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引导他们尽快脱贫致富。”该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县组织、引导贫困群众种植果树680亩,培育种养专业户180户,发展庭院经济近500户。
改善居住条件 改造500户危旧房屋
“终于要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了。”近日,家住盘龙镇玉龙山村的马明秀特别高兴,自己多年的心愿即将实现了。
“马明秀家的情况非常特殊。她家有两个残疾人需要照顾,家庭条件较差。之前,一家人一直住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土墙房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已经成为D级危房。”该村“第一书记”王斐介绍,今年6月,马明秀在南充市委政法委的帮扶下,申请危房改造资金,自筹部分资金,终于在原宅基地上修建起一栋两层楼的小洋房。
离马明秀家不远处,该村贫困户任仕新家的危旧房也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正在修建的新房。
“马明秀和任仕新家只是我们村实施安居扶贫工作的一部分。”王斐说,通过群众申报和调查走访,该村确定了71户C、D级危房和2户无房户,并帮助他们申请危旧房改造和异地搬迁帮扶资金,重新改造、兴建住房。同时,该村还充分利用闲置的办公资源,将其改建成日间照料中心,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照料服务。
“帮助贫困群众,让他们有房可住是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据该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走访排查,该县共有1.3万户贫困群众的住房为C级以上危房,目前,该县已完成500户危旧房改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