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风筝协会日前成立,协会里有一位风筝爱好者,20多年来他制作了200多个观赏风筝,成为了该协会拥有观赏风筝最多的人。昨(16)日,记者见到了72岁的王兴志,他正在制作观赏风筝。王兴志告诉记者,风筝是他生活的一部分,是他心底里藏着的一份童心。

  年过七旬高级技师爱做观赏风筝

  王兴志,1943年出生在南充,6岁就跟着父亲学做风筝。“那个时候做的都是简单的‘王’字和‘十’字风筝。”王兴志至今仍记得他做的风筝飞上天时心头的那份喜悦。

  后来,王兴志在部队担任装备维修技师。而今,这个修枪炮的高级技师变成了民间的风筝达人。1994年,51岁的王兴志退休后开始制作风筝。王兴志说:“最开始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风筝,慢慢学,就越做越多。”从起初追求风筝的放飞高度,到现在追求风筝的观赏性,他用21年的时间制作了200多个观赏风筝,成为了目前南充风筝协会中拥有观赏风筝最多的会员。王兴志告诉记者,他制作的风筝最大的有8米多长,最小的也有50多厘米,“我打算做更大更美的风筝,拿到嘉陵江边放飞。”

  “高射炮打蚊子”

  用机械工程学造风筝


说起王兴志做风筝,68岁的老伴张于芳笑着说:“他是个捡破烂的。”早些年,王兴志一度对做风筝有点痴狂。“走到外头看到竹子片片就捡回来,别个不要的塑料口袋他也捡回来做风筝。”张于芳说,家人见他这么执着,便在阳台上隔出了一个4平方米大小的储物间,专门用来放他的“宝贝”。

  “他只要一做风筝,屋头啥事不做,喊吃饭都不得停,有时候做个风筝熬到深夜,非要做好了才肯睡觉。”在张于芳看来,王兴志中了风筝的“魔”。听见老伴这样说,王兴志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做起风筝来就晓不得身边发生了啥子事情。”

  一开始,王兴志就只能做简单的风筝,基本上没有什么观赏性,在跟其他风筝爱好者交流之后,他慢慢摸索了一套制作观赏风筝的技术。为了寻找到最佳的风筝制作图案,他时常拿着手机到处拍照。

  王兴志不懂电脑,也不知道如何将手机上的照片放大打印出来。他制作图案的办法就是运用机械工程学,将照片中的图案按照一定比例放大,然后用纸片将图案剪出来。“这是我最拿手的,干了多年机械活,想不到做风筝能派上用场。”王兴志笑着说。

  有人笑老王做风筝的方法是“用高射炮打蚊子”。在老王制作的风筝中,图案从人物到花鸟鱼虫,他都做得惟妙惟肖。

  “每天,我们这些风筝爱好者都聚在一起,讨论做风筝、放风筝,又不费钱,还锻炼身体。”王兴志说,他最开心的时刻莫过于将自己制作的新风筝放上天,那时的他仿佛回到了儿时:手提亲手制作的风筝,在嘉陵江边无忧无虑地快乐奔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