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封网讯(文/宁静致远)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16日全文向社会公布。两个文件明确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全国范围公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来源于:人民网)
众所周知,公车是公共资源,以公车私用为代表的公车腐败、违纪违规,违背民众意愿,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的滥用和侵占。所以,公车改革已经到达不改革难平民愤的地步。这次国家花大力气、下定决心及时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两个文件,并明确指定了公车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这也足以证明中央在遏制“车轮上的腐败”的强势态度。笔者觉得,为国家强劲“公车改革”鼓掌叫好。
近年来,各地围绕公车改革动了不少脑筋,出台了不少新政,可谓五花八门。据笔者观察,有如下几种类型:一是公车“货币化”,全部取消公务用车,对干部公务用车发补贴;二是公车集中管理,所有公车全部停用,或上缴至组建的机关公务交通服务车队,或进行拍卖收回部分财政经费;三是两者模式的结合,取消单位的公车,所有公务用车集中至机关公务用车服务中心,单位公务用车可向中心提前预约租用,同时按级别给公务员发放补贴;四是通过对公车贴标或安装GPS定位系统,监督公车使用情况。然而在改革的背后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大部分公车改革却遭到了公众的质疑,各种原因不一而足。有的被批作秀,有的被指特权公开化,有的被指“分肥”和变相发福利,有的被指过于依赖技术……从很多地方的车改情况来看,改革既没有受到公众待见,也没有取得理想的实效,公车腐败现象仍然大行其道。
当然,公车改革直接动了领导干部的切身利益,向来阻力大;而群众最担心的就是改革后出现“公车照坐、补贴照拿”的“回潮”现象。此前,公务车司机辞职被认为是公车改革纵深推进的标志。但一位从原单位离职的公务车司机表示,湖南公务车司机“离职潮”的传闻与实际情况有些出入。现如今公车上乱象层出不穷,整治迫在眉睫,然而,真正要集中整治“车轮下的腐败”,还必须公车改革。如果不改革,仅仅使用曝光、带标、处罚等手段来根治公车乱象也仅仅是“隔靴搔痒”,往往治标不治本,起不到根本性作用。只有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整治公车中的各种腐败。要改革还必须逐步降低公车保有量,进一步压缩和削减公车购置与运行的预算,将公车购置和使用情况纳入政务公开的范围。因此,要想真正达到公车改革的预想效果,彻底祛除“车轮下的腐败”就必须用制度来证明一切,加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提高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将公车置于阳光下,将公车回归到本来位置。
总而言之,公车改革成功与否,直观地体现着一地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一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小觑不得。因此,这次“斗硬碰真”的公车改革给“车轮上的腐败”注入了强有力的“清醒剂”。这真是值得点赞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