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登封网讯 据新华社电一句“我有肖像权”,让黑龙江省鹤岗市某副市长将网民对矿难的关注转移到自己身上,成功“上位”新闻当事人。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拒绝记者介入新闻现场的官员“奇葩”话语随之而生。(7月21日京华时报)

  近年来,随着政府信息公开透明度的加强,政府部门和工作人员生硬拒绝记者采访或介入新闻事件的已越来越少,而一些明着不说、暗地里却拒绝记者介入新闻现场的官员“奇葩”话语却随之而生。新一轮的官员“雷语”始料不及地“卷土重来”,让网民频频吐槽。笔者不禁试问,透过官员拒采访之“奇葩”话语看到了啥?

  众所周知,政府部门的工作不仅信息要公开,更要接受人民的监督。我们的领导干部因为身份的特殊性,一言一行都处在监督之下。所以,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在面对群众、媒体时的答复,要能说话,善说话,会说话。显然,不管是明着拒绝媒体采访,或是暗地巧耍“嘴皮子”的“奇葩”话语找借口推脱,都不应是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正确姿态。

  理性分析,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我们的官员都要积极应对处理,而不能“退避三舍”当“宅官”。因为回避政策,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会让事情越变越大,民众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透过官员的“奇葩”雷人语录,无疑带给广大网民的是对官员本身的关注与讽刺,也更会导致网民对整个政府公允的质疑。为此,官员更是要树立好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不怕苦、不怕累,解决人民遇到的难题,遇事“踢皮球”是不可取的,该自己做的坚决做好。

  毋庸置疑,面对记者采访频出“雷语”的干部,依法进行问责是必须的。但是,在惩处的背后,我们的公众还是更会期待更多的为民“暖语”。殊不知,如此为民“暖语”不仅仅体现的是我们政府部门和我们领导干部愿意倾听群众心声,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经愿意甚至是更加主动的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忙解决问题。这样一来,群众的合理诉求才能找到了最为直接的倾诉途径,群众的合法利益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最有效的保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推荐内容